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开展《征信业管理条例》专题宣传活动的-企业新闻-北京中企普信国际信用评价有限公司-中企信用评估网
北京中企普信国际信用评价|8年企业信用,打造国内信用评价最知名品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开展《征信业管理条例》专题宣传活动的

责任编辑:北京中企普信国际 已有 1415 人浏览 日期:2014-06-27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各分行、营业管理部,各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副省级城市中心支行;国家开发银行,各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为贯彻落实《征信业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促使有关各方加强对《条例》的学习和认识,人民银行决定开展《条例》专题宣传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时间安排
    此次专题宣传活动将于2013年3月15日《条例》正式施行之日启动,6月14日“信用记录关爱日”结束,历时3个月。
    二、宣传对象、内容及口号
    (一)宣传对象。
    人民银行分支机构、金融机构、征信机构、社会公众、相关政府部门等。
    (二)宣传内容。
    以《条例》为主要宣传内容,并根据宣传对象不同各有侧重,着重宣传以下几个方面:
    1.《条例》适用范围。包括《条例》适用的业务领域、业务类型等。
    2.征信监管体制。包括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的监管职责,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政府的相应职责。
    3.征信机构。包括征信机构的定义、类别、设立条件、审批程序等,以及对外商投资设立的征信机构、境外征信机构在境内经营征信业务的专门规定。
    4.征信业务规则。包括个人征信业务规则、企业征信业务规则,以及保护征信信息安全的相关规定、技术措施等。
    5.征信信息主体权益。包括信息主体对自身信用报告的知情权、异议申诉权等。
    6.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包括数据库信用信息的采集、报送、查询、使用等相关规定。
    7.《条例》出台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意义。包括在提高公众信用法制意识、服务中小企业融资、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改善社会信用环境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三)宣传口号。
    “全面贯彻落实《征信业管理条例》,促进征信业规范健康发展。”
    三、活动相关安排
    《条例》专题宣传活动主要由人民银行、金融机构、征信机构组织实施。
    (一)人民银行。
    1.人民银行总行负责统筹、规划和部署各项宣传任务,并组织实施总行层面的相关宣传活动。
    2.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按照本通知要求,推动落实总行的各项工作部署。
    一是组织开展常规宣传活动,包括征信服务窗口宣传、广场(街区)集中宣传、“五进”(即进机关、进社区、进乡村、进企业、进校园)宣传。
    二是结合征信典型案例,有针对性地开展普法宣传活动。
    三是结合本地实际,在少数民族聚集区、展会现场、旅游景区等,开展特色宣传活动。
    四是鼓励有条件的人民银行分支机构,结合《条例》内容组织创作系列文艺作品,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宣传活动。
    (二)金融机构。
    金融机构在本系统内做出工作部署,贯彻落实人民银行各项宣传工作任务。
    1.积极开展常规宣传活动,包括在各营业网点开展征信服务窗口宣传、在本金融机构互联网站开设《条例》宣传专栏、通过短信平台、对账单等形式向客户开展相关宣传活动。
    2。结合本金融机构自身工作特点,依据《条例》相关规定,开展以规范征信业务活动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
    3.结合征信典型案例,开展以加强征信信息安全管理为主题的警示性宣传教育活动。
    (三)征信机构。
    1.积极开展常规宣传活动,在本机构办公场所开展相关宣传活动、在本机构互联网站开设《条例》宣传专栏等。
    2.面向经营管理人员,着重开展与征信机构设立、审批或备案、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相关的宣传教育活动。
    3.面向全体员工,结合日常征信业务活动,开展以合法合规经营、加强征信信息安全管理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
    四、有关要求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人民银行分支机构、金融机构、征信机构要高度重视,紧紧围绕宣传内容,针对不同的宣传对象,细化宣传活动方案,做到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形式多样,力争使各项宣传活动达到实效。
    (二)统一对外宣传口径。人民银行分支机构、金融机构、征信机构要参照人民银行总行制定的宣传口号、宣传海报和折页、宣传提纲(附件1)开展相关宣传活动。
    (三)督促地方性金融机构、征信机构贯彻落实。请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将本通知转发至辖区内地方性金融机构、征信机构,并督促其按照通知要求积极开展相关宣传活动。
    (四)结合开展第六次“信用记录关爱日”活动,将《条例》宣传引向深入。人民银行分支机构、金融机构、征信机构要结合《条例》宣传工作,在6月14日当天积极开展第六次“信用记录关爱日”全国征信专项宣传活动,在全国范围内营造“学《条例》、讲诚信、守信用”的良好氛围。
    (五)及时总结,按时上报。人民银行分支机构、金融机构、征信机构应及时做好宣传活动结束后的总结汇报工作,并由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统一汇总辖区内宣传活动开展情况后,于2013年6月21日前将总结汇报材料及宣传活动统计表(附件2)上报至人民银行总行。
    附件: 1.《征信业管理条例》宣传提纲
           2.《征信业管理条例》专题宣传活动统计表


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
2013年2月22日

    附件1
    《征信业管理条例》宣传提纲
    一、什么是征信业?为什么要制定《征信业管理条例》?
    征信业是市场经济中提供信用信息服务的行业。征信机构作为提供信用信息服务的企业,按一定规则合法采集企业、个人的信用信息,加工整理形成企业、个人的信用报告等征信产品,有偿提供给经济活动中的贷款方、赊销方、招标方、出租方、保险方等有合法需求的信息使用者,为其了解交易对方的信用状况提供便利。征信服务既可为防范信用风险,保障交易安全创造条件,又可使具有良好信用记录的企业和个人得以较低的交易成本获得较多的交易机会,而缺乏良好信用记录的企业或个人则相反,从而促进形成“诚信受益,失信惩戒”的社会环境。征信业在促进信用经济发展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我国征信业从无到有,逐步发展,作用日益显现,征信市场初具规模。但与信用经济发展和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征信经营活动还缺乏统一遵循的制度规范和监管依据,难以获取市场主体信用信息的现象与不当采集和滥用公民、法人信息,侵犯其合法权益的现象并存,影响征信业的健康发展。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征信业发展,对征信法制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为规范征信活动,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引导、促进征信业健康发展,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有必要出台《征信业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
    《条例》的出台,解决了征信业发展中无法可依的问题。有利于加强对征信市场的管理,规范征信机构、信息提供者和信息使用者的行为,保护信息主体权益;有利于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二、《条例》经历了怎样的起草过程?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征信法制建设。中国人民银行自2003年履行征信管理职责以来,一直积极推动征信法规建设,会同相关部门通过实地调研、召开座谈会等方式,认真听取了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征信机构、金融机构、专家和消费者协会等对征信立法的意见和建议,研究借鉴国外征信立法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条例》的草拟工作。2009年10月和2011年7月,国务院法制办先后两次向社会公众公开征求意见。此后,国务院法制办会同中国人民银行认真吸收地方政府、相关部委和机构、社会公众的反馈意见,再次对《条例》进行了修改,形成了《条例(草案》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
    三、《条例》包含哪些主要内容?
    一是《条例》适用范围,包括《条例》适用的业务领域、业务类型等。二是征信监管体制,包括中国人民银行及其派出机构的监管职责,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政府的相应职责。三是征信机构,包括征信机构的定义、类别、设立条件、审批程序等,以及对外商投资设立的征信机构、境外征信机构在境内经营征信业务的专门规定。四是征信业务规则,包括个人征信业务规则、企业征信业务规则,以及加强征信信息管理的相关规定、技术措施等。五是征信信息主体权益,包括信息主体对自身信用报告的知情权、异议申诉权等。六是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包括数据库信用信息的采集、报送、查询、使用等相关规定。七是监督管理,包括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及其派出机构的监督管理职责、监督检查措施、相关工作人员的保密要求等。八是法律责任,包括违规从事征信经营活动、采集禁止采集的个人信息或未经本人同意采集个人信息、对外提供或者出售信息等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
    四、《条例》适用于什么范围?
    《条例》适用于在我国境内从事个人或企业信用信息的采集、整理、保存、加工,并向信息使用者提供的征信业务及相关活动。规范的对象主要是征信机构的业务活动及对征信机构的监督管理。
    国家机关以及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的规定,为履行职责而进行的企业和个人信息的采集、整理、保存、加工和公布,如税务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公布纳税人的欠税信息,有关政府部门依法公布对违法行为人给予行政处罚的信息,人民法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公布被执行人不执行生效法律文书的信息等,不适用《条例》。
    五、设立征信机构需要审批吗?
    《条例》对从事个人征信业务的征信机构和从事企业征信业务的征信机构规定了不同的设立条件。
    考虑到个人信用信息的高度敏感性,为既适应信用经济发展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对了解个人信用信息的合理需求,又切实加强对个人信息的保护,防止侵犯个人隐私,《条例》对设立从事个人征信业务的征信机构的管理相对严格,除符合公司法规定的条件外,还需具各主要股东信誉良好,最近3年无重大违法违规记录,注册资本不少于5000万元,有符合规定的保障信息安全的设施、设备和制度、措施,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取得任职资格等条件,并经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取得个人征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后方可办理登记。
    《条例》对设立从事企业征信业务的征信机构的管理相对宽松。只需依照公司设立登记的法律法规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自登记之日起30日内向所在地的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的派出机构备案即可,不需另行审批。
    征信机构设立后,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将定期向社会公告征信机构的名单。
    六、《条例》对保护个人信用信息主体的权益作了哪些规定?
    为在征信业务活动中切实保护个人信息安全,《条例》主要作了以下规定:
    一是严格规范个人征信业务规则,包括:除依法公开的个人信息外,采集个人信息应当经信息主体本人同意,未经同意不得采集;向征信机构提供个人不良信息的,应当事先告知信息主体本人;征信机构对个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不得超过5年,超过的应予删除;除法律另有规定外,他人向征信机构查询个人信息的,应当取得信息主体本人的书面同意并约定用途,征信机构不得违反规定提供个人信息。
    二是明确规定禁止和限制征信机构采集的个人信息,包括:禁止采集个人的宗教信仰、基因、指纹、血型、疾病和病史信息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禁止采集的其他个人信息;征信机构不得采集个人的收入、存款、有价证券、不动产的信息和纳税数额信息,但征信机构明确告知信息主体提供该信息可能产生的不利后果,并取得其书面同意采集的除外。
    三是明确规定个人对本人信息享有查询、异议和投诉等权利,包括:个人可以每年免费两次向征信机构查询自己的信用报告;个人认为信息错误、遗漏的,可以向征信机构或信息提供者提出异议,异议受理部门应当在规定时限内处理;个人认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可以向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投诉,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及时核查处理并限期答复。个人对违反《条例》规定,侵犯自已合法权利的行为,还可以依法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四是严格法律责任,对征信机构或信息提供者、信息使用者违反《条例》规定,侵犯个人权益的,由监管部门依照《条例》的规定给予行政处罚;造成损失的,依法追究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七、《条例》对个人不良信用信息的保存期限设定为5年是怎么考虑的?
    规定不良信用信息保存期限的目的,在于促使个人改正并保持良好的信用记录。期限过长,信息主体信用重建的成本过高;期限太短,对信息主体的约束力不够。
    国际上一般都对个人的不良信息设定了保存时限,但期限并不相同。如英国规定保留6年;韩国规定保留5年;美国规定,个人破产信息保留10年,其他负面信息保留7年,15万美元以上的负面信息不受保存期限限制。我国香港地区的规定是,个人破产信息保留8年,败诉信息保留7年。
    在《条例》草案公开征求意见时,有不少公众意见和专家提出,应当对不良信息设定一定的保存期限,且期限不宜太长。在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并借鉴国际惯例,《条例》将不良信息的保存时限设定为5年,超过5年的应当删除。
    八、《条例》对企业信息的采集和使用是如何规定的?
    《条例》鼓励企业信用信息公开透明,为企业征信业务的发展提供较为宽松的制度环境。征信机构可以通过信息主体、企业交易对方、行业协会提供信息,政府有关部门依法已公开的信息,人民法院依法公布的判决、裁定等多个渠道采集企业信用信息,采集和对外提供时都不需要取得企业的同意;企业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与其履行职务相关的信息,视为企业信息,采集和使用时也不需要取得信息主体的同意。
    征信机构不得采集法律、行政法规禁止采集的企业信息,不得侵犯企业的商业秘密。
    九、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作为我国重要的金融基础设施,《条例》对其有什么规定?
    由中国人民银行组建、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运行维护的我国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运行8年来,已收录1800多万户企业、8亿多个人的有关信息。为明确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运行和监管依据,发挥好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重要作用,保障信息主体合法权益,《条例》对其作了专门规定。
    《条例》规定,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由国家设立,为防范金融风险,促进金融业发展提供相关信息服务。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由不以营利为目的的专业机构建设、运行和维护;该专业机构由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监督管理。
    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运行应遵守《条例》中征信业务规则的有关规定。从事信贷业务的机构有义务向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提供个人和企业的信贷信息,提供时需要取得信息主体的书面同意,提供个人不良信息应提前通知信息主体。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为信息主体和取得信息主体书面同意的金融机构和其他使用者提供查询服务。国家机关可以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查询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信息。
    十、中国人民银行作为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履行哪些管理职责?
    《条例》明确中国人民银行及其派出机构是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依法履行对征信业和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运行机构的监督管理职责:一是制定征信业管理的规章制度;二是管理征信机构的市场准入与退出,审批从事个人征信业务的机构,接受从事企业征信业务的征信机构的备案,定期向社会公告征信机构名单;三是对征信业务活动进行常规管理;四是对征信机构、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运行机构以及向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报送或者查询信息的机构遵守《条例》及有关规章制度的情况进行检查,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罚;五是处理信息主体提出的投诉。
    十一、《条例》的出台对规范和促进征信业健康快速发展有哪些积极意义?
    我国征信业发展时间不长,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征信市场管理、征信活动的基本规则尚无法律依据,征信经营活动缺乏统一遵循的制度规范,部分以“征信”名义从事非法信息收集活动的机构扰乱了市场秩序。
    《条例》的出台,一是解决征信业管理无法可依的问题。明确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的职责及其管理对象、管理措施和管理手段,有利于加强对征信市场的管理,规范征信业的健康发展。二是解决征信市场中信息采集、使用不规范等问题。确立征信业务及其相关活动所遵循的规章制度,规范征信机构、信息提供者和信息使用者的业务行为,建立良好的征信市场秩序。三是解决征信市场整体发展水平较低的问题。促进形成各类征信机构互为补充、依法经营、公平竞争的征信市场格局,满足社会多层次、全方位、专业化的征信服务需求。
    十二、《条例》的出台对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有哪些帮助?
    征信业作为信用信息服务行业,规范其健康发展对于支持中小企业的融资具有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信息不对称是影响中小企业融资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征信服务,一方面有助于提高中小企业的信息透明度,提高中小企业获得融资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有助于发展中小企业的信用价值,提高其获得融资的额度,支持有信用、有效益的中小企业发展。
    与此同时,商业银行可以通过中小企业征信体系了解企业相关基本信息和融资信息,为信贷决策提供了很好的决策依据和信息保障。商业银行可借助中小企业信用信息资源,尤其是小微企业所有人信息资源,简化中小企业贷款调查手续,在企业的历史交易、信用记录等情况的调查上节省时间。特别是针对小微企业可依托信息资源,开发评分模型,发展批量化评价、审批,将提搞信贷效率,降低交易成本,扩大信贷业务规模。
    十三、《条例》的出台如何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征信业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征信业是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途径和手段。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目的是形成诚实守信的信用氛围和环境。《条例》的出台有利于规范发展征信业,提供良好的征信服务,形成信用激励约束机制,约束社会经济主体的信用行为,促进在全社会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为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奠定法制基础

------分隔线----------------------------
通知公告
信用档案
    信用企业名称 :
    信用报告编号 :
    信用企业名称 :
    企业信用编号 :
信用评价产品与服务
    企业信用等级评定
    重合同守信用企业评定
    质量、服务诚信单位评定
    质量、信用AAA级单位评定
    重服务守信用企业评定
    中国***行业诚信单位评定
    诚信经营示范单位评定
    诚信企业家评定
    招投标企业信用评定
    高新技术企业信用等级评定
    企业资信等级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