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睢宁县居民张烨华(化名)这两天有点郁闷,他刚查到自己今年有2次闯红灯记录, “罚钱是小事,关键是要被扣信用分了。”张烨华所说的“信用分”是指睢宁县自2010年开始全面推行的大众信用体系分值。大到违法乱纪,小到拖欠信用卡水 电费,都会在这个信用体系中显示出来。
说通俗点,睢宁县在全社会创建信用体系,就是将114万市民按得分多少划为A、B、C、D四级信用等级,最高的A级可以享受一些优待,D级则会 处处受限。比如,A级者在入学、就业、低保、社会救助等方面优先照顾,符合入党、提干、参军条件的,优先考虑;而D级则否决政审类考察,在资格审核、执照 审核、政策性扶持、救助项目中原则上不予考虑等等。就是这套体系,从一诞生就饱受争议。 人无信不立,道德的滑坡、诚信的缺失,确实是当前社会一个引人关注的热点问题。在睢宁县看来,推行民众信用体系、建立社会导向机制显得尤其迫切 而重要,这或许是解决个人信用问题的“灵丹妙药”。正如睢宁方面表示,此举是希望形成“一处守信,处处受益;一处失信,处处制约”的社会共识。从现实背景 看,划分民众信用等级似乎很有必要,合情合理,但于法律层面看,却是滥用公权、逆公民社会而动的不文明之举。 在一个文明现代的社会里,民众没有等级区分,人人平等相待,法律也不允许随意将民众贴上“好坏标签”。将民众划分“三六九等”,不是社会的进 步,而是文明的倒退,是对民众个人名誉权的公然冒犯。而将信用等级与公共服务相提并论,更是缺乏法律依据,未免令人产生“权大于法”还是“法大于权”的质 问。只要没有限制人身自由,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公民个人的权利就应得到尊重,有关方面理应杜绝感情用事、以权代法。 解决社会信用问题,首先要找出信用缺失的深层次原因,把准脉搏,然后采取对症下药的措施,如此方能“药到病除”,重建社会信用大厦。病急乱投医,药即使吃得再多,最终是于病无益,于事无补。 (责任编辑:admin) |